1960年年代初期,我国所处的国际环境进一步恶化,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高等教育部决定要向三线地区迁建部分高校,以全面发展国家教育。在那个什么都还在实验阶段的年代,他毅然离去自己的高校,回到地域贫瘠的四川,为国家提出的“625工程”尽心尽力。
如今,除去泥土的湮埋,拂去岁月的尘土,在临近五四的日子里,我们随着夏日初来的气息,拜访了老党员江声泉老师,伴着闷热的微风,随着一个一个问题的提出,我们似乎也来到了那个平凡却又热血的年代。
永远的共产党员
夏日蔓延,在一个午后我们采访小队一行人来到了江声泉老师的住所,来进行对他的一些采访。江老师住在一所老式小区内,树荫伴着蝉鸣我们轻轻地敲着门,江老师应声开门,笑着迎我们进去,一边跟我们打招呼问候天气热不热的话,一边引着我们入座。江老师家中的书香气息慢慢散来,摆堆着很多书,墙上也挂满了字画却很整洁舒适。待江老师与我们一一落座,采访才正式拉开序幕。
据江老师回忆,他是1987年6月22日入党,之后在广西师范大学就任,之后根据毛泽东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战略决策实行的“652工程”来到四川轻化工大学化工学院任教。提到关于入党初心的话题,江老师始终离不开“群众”二字,江老师表示在加入共产党之后,就肩负了作为一名党员的责任,首先需要严格要求自己,这样才能在教学方面或者其余方面为群众服务,让群众发展得更好。“我们是为群众服务的”江老师总喜欢反复强调这一句话,他说能在自己涉及的领域服务到群众,能为国家发展出一份力,这便是他的初心。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认为自己并不算合格”在我们问到怎样成为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时,江老师这样回答道,严肃而认真。在江老师的标准里真正的共产党员不管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不应以自己的利益为重,应为他人着想,为群众国家着想,认真落实好党的群众路线,响应党的号召。江老师认为自己并没有做到百分之百好,还表示虽然他现在两鬓斑白,但如果党需要他的时候,他依旧会尽自己的一份责任,做到力所能及。“做永远的共产党员”江老师这句话也深深地刻进了我们的记忆里。
辛勤的祖国园丁
从广西师范来到四川理工,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他除了按要求完成工作,也完成完成了大量的学术研究,参与了教材的编写,在《中国教授》一书中写到关于他的成功经验之谈,执着追求,不懈努力,广泛积累专业知识与信息,将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结合,并且共同发展,共同进步。江老师尽心尽力的教学刻进了历史的光明里,科研与教学的相结合,也在日后的教育发展中有着重大贡献,会时而收到五湖四海的来信感谢。在那些烽火岁月里,江声泉老师辛勤劳苦,教书育人,而现在依旧坚持信念,继续发挥余热。
他从一个旧社会默默无闻的老师到新中国的教授,始终保持着赤子之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将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如今,虽已80岁高龄,身体素质不错的江声泉老师依旧在积极的参加常青艺术团的合唱比赛,书法大赛等党组织的活动。
当我们问道墙上的字画时,江声泉老师表示都是来自他的亲笔,他还提到在工作之余,加入了学校的摄影协会与书法协会,并且参加了许多国家级比赛,他的作品都得到了许多认可。
在工作之余,他也非常关注国家之事,平日里会查阅报纸,阅读党章与党的杂志进行学习,了解党的政策,学习先进党员的优秀事迹,提高自己党的悟性。谈到党的宗旨“全新全意为人民服务”时他聊到最近他所居住的小区正在进行旧房改造,小康社会的逐渐形成,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也给他带来不少便利。“关心群众,解决事关群众的切身利益实际问题就是宗旨的本质。”江声泉老师强调到自己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从关心学生出发,行使党赋予他的权利,认真履行自己的义务,为国家的壮大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祖国未来是年轻一代
立德立言,无问东西,江声泉老师甘于奉献,为学生做好了榜样,谈到对我们青年一代有什么建议与期待的时候,他说:“打好基础,扎实学习。”他表示自己也是从青年人逐渐成长的,经历了一路风雨,一步步走到现在。现如今的祖国发展非常迅速,作为青年一代应关心国家的发展,关注国家在国际上的形式与处境,“祖国的未来是年轻一代”江声泉老师在讲这句话时,很自豪地看着我们,似乎是在诉说未来的路还很长,我们需要去闯一闯。
记得一位哲人说过:“一个人,一个民族,他所信仰的不应该是舒服自己手脚的桎梏,更不应该是绞杀自己的绳索,而应当是一面催你挺进,催你跋涉,催你奋斗的旗帜”
而这面信仰般的旗帜在江声泉老师心中无疑是党,“多倾听群众的心声与愿望,好好开展工作。”心思总牵挂于群众,对于为人民服务,江声泉老师从未懈怠。
因为信仰所以伟岸,因为平凡所以伟大。
这就是关于老党员江声泉的故事,一辈子将奉献放在前,把个人放在后,用点点滴滴的实际行动践行者一名人民教师与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
作者:化工学院陶先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