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四川轻化工大学2021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1-06-29浏览次数:2595

化学工程学院各团支部,全体学生: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引领教育全校青年团员在切实感受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取得的巨大成就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追寻革命先辈的光辉足迹,体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斗历程。用实际行动不断掀起党史学习教育的热潮,激励全校青年团员不断从党史学习教育中激发信仰、获得启发、汲取力量,不断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经学校团委研究,决定开展2021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现将相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活动时间

2021年7月、8

二、活动对象

化学工程学院全体本科学生

三、实践形式及人员要求

(一)学院申报校级重点实践团队1支,自行组建院级重点实践团队1支赴德阳什邡开展暑期社会实践。实践内容:了解化工、制药类企业发展现状,了解企业生产中的具体难题、创新和实际需要,开展校友座谈等;

(二)学生参加四川省逐梦计划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通知已发,详见学院官网)

(三)学院学生根据活动主题,自行或组队开展社会实践。

三、自行开展社会实践主题(供参考)

(一)“青春心向党,建功庆百年”主题实践。鼓励广大学生深入各地各级红色旅游基地、博物馆、纪念馆等地,在志愿讲解服务、宣传引导等岗位上进行实践锻炼。

(二)疫情防抗主题实践。鼓励广大学生在保证自身健康的情况下,继续深入参加社区、街道等组织的疫情防抗宣传、服务工作。

(三)基层筑梦主题实践。鼓励学生进一步深入了解社会、城乡现状,踊跃参与乡村振兴战略和社区治理工作开展各类教育、卫生、城市建设、环保、生活习惯等相关方面的调查研究,形成调研报告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四)环境保护主题实践。学生利用专业知识,深入了解化工、制药类企业在污染防治方面遇到的关键性难题、成功的经验做法,形成调研报告;或通过线上、线下形式,开展传播环境保护知识和生态文明理念的公益活动。

(五)创新创业主题实践。鼓励学生充分结合互联网+、大创、挑战杯已有项目或构思,深入创业园、软件园、高新开发区、企业,对项目和构思进行检验,感受和体验创新创业的过程;

四、活动组织方式

  (一)自行开展社会实践

学生(团队)自行联系企业、社区等单位达成实践意向并完成实践,如有需要,学院团委将统一为实践学生开具介绍信。

(二)校级、院级暑期社会实践重点团队

      由学院团委统一招募并组织实施。

   (三)四川省逐梦计划大学生社会实践

      学生按逐梦计划通知进行注册报名并进行双选后上岗实践。

五、认定与表彰奖励

参加逐梦计划、自行开展暑期社会实践的个人(团队),经审核合格后按二课标准统一补录2学时;

学院下学期对参加逐梦计划的个人、自行开展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或个人进行评比,评选出一定数量的“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并按完成情况等进行定级(一等、二等、三等),分别按院级获奖补录4、3、2学时。

校级重点团队、院级重点团队每队推选2人为“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按院级获奖补录2学时。

以上所有形式的暑期社会实践参与者,均可申请参加校级评优,学院补录校级评选结果与院级定级对应学时中较高的,两者不叠加。

六、鉴定及评优材料准备预通知

校级暑期社会实践重点团队参加学校评选,按学校要求准备材料。

参加逐梦计划的学生,需准备至少5张本人在工作岗位上的实践照片,向学院团委提交实践总结(ppt形式)、用人单位出具的实习鉴定材料(一式三份);

自行开展社会实践的团队(个人),需准备至少5张本人在工作岗位上的实践照片,向学院团委提交实践总结(ppt形式)或调研报告,以及实践单位盖章的证明材料。以调研报告为实践成果的,调研报告不少于1500字、且经鉴定合格的,直接定级为院级二等奖及以上。

七、其他

所有社会实践如符合志愿服务形式,请学生自行联系活动发布方在志愿四川上进行报名获得志愿服务时长。

所有形式的社会实践均先鉴定,后评优。

逐梦计划、个人自主实践原则上都在学生生源地开展。学生不得跨省参与实践,不得到新冠肺炎疫情中高风险地区参与实践活动。确定实践后,务必告知家长(监护人)。实践过程中,必须遵守当地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切实保护好自身人身财产安全。

所有参与实践的学生,请加入QQ群:828720032。


自主实践鉴定材料.doc (此表如有需要,可以先行打印后到第二实验楼5095盖团委章)

 

共青团四川轻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委员会

四川轻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

                              2021年6月29


附件1:自主实践鉴定材料.doc  (0.02M)[下载]
附件2:自主实践鉴定材料.doc  (0.02M)[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