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促进学术交流,拓宽学术视野,加强不同学科间的合作,激发师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提高师生的学术交流能力,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5月25日下午2点在汇东校区第二实验楼511会议室举行了第四十四期化工学院学术论坛。本次论坛邀请了硕士生导师陈咏梅博士、赵晨博士以及硕士研究生李合同学做了三场学术报告。化工学院的部分科研骨干和研究生参加了本次学术论坛,论坛由协同创新中心办公室主任胡震主持。
陈咏梅博士作了“海与山、理与工之美—新型卵黄抗体的研制与应用”的报告。陈博士首先从一首诗开始介绍了自己如何从一个理学博士从事工科研究所经历的巨大转变,结合身边较多小朋友患有严重的龋齿病引入自己为什么开展该课题研究工作,介绍了当前治疗龋齿病的药物现状,分享了课题组对龋齿致病菌的采集与分离鉴定、变形链球菌毒力基因的克隆与表达、重组蛋白的表达与纯化、特异性卵黄抗体的检测效价以及体外实验的效果评价等研究工作。最后,也与大家分享了自己在选择课题方面所经历的有趣事情。
赵晨博士作了“陶瓷超滤膜的表面电荷调控及应用研究”的报告。赵博士首先介绍了陶瓷膜为什么要进行表面电荷调控,膜材料电荷改性所面临的挑战。重点介绍了课题组在改进的SK模型预测荷电性对染料截留性能的影响,表面沉积聚丙烯酸强化活性染料截留的研究这两项工作。最后,赵博士也分享了自己在求学阶段的科研体会。
硕士研究生李合同学作了“In2O3/BiOCl p-n异质结光催化降解PFOA的性能与机理研究”的报告。首先介绍了全氟辛酸对环境带来的危害问题,分析了光催化技术在降解有机污染物领域的优势,通过In2O3改性BiOCl形成异质结来显著改善BiOCl对全氟辛酸的降解性能。系统地评价了光催化剂的活性。最后,探讨了In2O3/BiOCl p-n异质结光催化降解PFOA的机理路线。
每个报告结束后,与会师生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和疑惑与三位报告人进行了交流和探讨。通过此次学术论坛的开展,拓展了师生在生物药研发、膜材料和光催化领域的学术视野,进一步促进了化工学院师生的学术交流,激发了师生对科学问题的思考和科技创新的热情,对我院教师开展科研工作和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供了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