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梦扬帆正当时 青春实践绽芳华

发布者:hgAdmin发布时间:2025-08-07浏览次数:18

夏日炎炎,青春灼灼。这个夏天,化学工程学院学子带着对实践的热忱、对成长的渴望,循着“逐梦扬帆计划”的指引,奔赴各地——从乡镇政府的办公窗口到社区课堂的三尺讲台,从应急管理的一线岗位到乡村振兴的田野地头,在实践中触摸社会肌理,用行动书写青春担当,让成长的印记在躬身服务中愈发清晰。

基层沃土:在为民服务中读懂责任

基层是最贴近群众的地方,也是青春成长的“练兵场”。

在泸州合江白沙镇便民服务中心,制药2023级2班梁玉兰以“连心桥”的姿态坚守窗口:为不熟悉智能手机的老人操作社保认证,把晦涩的医保政策转化为“家常话”,在一次次耐心解答中,读懂“群众事无小事”的分量。周末深入忠孝佛手村,连片的绿色产业园里,佛手与中草药共生,种植、科普、休闲业态相融,让他们真切看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明白乡村振兴不仅是产业的兴旺,更是文化与生态的共荣。

童心课堂:以爱为帆护航成长

社区托管班的教室里,总有最纯粹的温暖在流淌。乐至县七彩假期托管班中,生药2023级2班邓燕和实习老师们设计了作业辅导、消防实训、扎染体验等多元课程:用生活实例拆解数学难题,带孩子们走进消防队学习安全知识,在蓝白晕染的扎染纹样里感受传统文化之美,让陪伴与成长同步发生。

上田坝社区的爱心蜀托班,制药2024级2班唐姚佳和队友们组成团队开展活动,拼音闯关、配音工坊成了推广普通话的趣味载体。从孩子们起初低头抿嘴的羞涩,到后来举着手抢着用普通话分享见闻,语言的桥梁悄悄拓宽了认知的边界。手工课上,那个贴满皇冠贴纸的爱心粘土,藏着小女孩要送给妈妈的心意;临别时“哥哥姐姐我爱你”的手写字,成了最珍贵的纪念。

乐山海棠街道县街社区托管班服务的五天生药2024级1班的陈妃从忐忑的助教成长为能独立授课的“小老师”。第一次垃圾分类课因准备不足遇挫,第二次植物认知课便带着精心准备的资料与孩子们共探科学奥秘。高温天送流鼻血学生就医时,社区工作者全程陪同的身影,让她看见基层担当;孩子们递来的画作上,歪歪扭扭的“老师”二字,成了最暖的勋章。

责任现场:于坚守中诠释担当

当使命与坚守相遇,责任现场便成了青春诠释担当的“试炼场”,每一份执着都在书写成长答案。在蓬溪应急管理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标语时刻提醒着应化2023级2班王锦阳责任的重量。整理应急文件时,每一组灾害数据都要反复核对,生怕因疏漏影响决策;跟随执法人员检查企业安全生产,看他们对消防通道、特种设备“刨根问底”,才懂“防患于未然”不是口号;深夜办公室常亮的灯光下,前辈们伏案工作的身影,诠释着“应急人”“时刻准备着”的坚守。

自贡荣边镇的未成年人保护政策宣传现场,工艺2023级2班张钰和社工老师一起逐字逐句为不识字的老人读法规,走进特殊困难儿童家庭送去关怀。那些“白纸黑字”的条文,在耐心讲解中变成守护孩子的“保护伞”;社工老师们持续跟进的身影,让她明白:关爱从来不是一次性的行动,而是需要长期坚守的承诺。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从基层窗口的耐心解答到社区课堂的温暖陪伴,从应急岗位的严谨值守到乡村田野的探索实践,化工学子们在“逐梦扬帆计划”中完成了一场双向成长——既以青春之力服务社会,也在实践中读懂责任、收获力量。这场关于成长与担当的实践课,终将化作逐梦路上的底气,让青春在祖国需要的地方,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